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華人宣教將啟動的神學新頁

身為華人基督徒大概都聽過一種說法,〔華人是宣教的最後一棒,因為華人遍佈世界〕,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聖經根據,卻很合理。如果不談是不是最後一棒,先縮小範圍說:『21世紀將是華人宣教的世紀』大概錯不了,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國大陸的崛起。

最近跟一位中國大陸學人背景的牧者談起基督教在中國,他誇張地說;光是北京的信仰翻轉恐怕就具備了馬丁路德改教的力量而其後續影響搞不好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當然是他個人觀點,但無論如何,中國基督教的發展與潛力絕對不容小覷,凡是近期去拜訪過中國教會的幾乎都會為之動容。再看看歐美背景的國家(包括紐澳)不但狂賣教堂,基督徒道德的節節敗退更令人唏噓,展望未來;宣教主力部隊確實會在華人當中,而且華人教會宣教的意識也漸漸成熟,現在海外華人教會都會利用假期回到亞洲短宣,亞洲華人教會則會開始到貧困的東南亞區域以及非洲還有以前的蘇聯等地區短宣甚至派遣宣教士常駐當地,這個趨勢將會日趨成熟。

問題是,整個時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華人要怎麼接宣教的棒子?當宣教的棒子交到華人手中的同時,會不會觸動一種新的宣教思維進而牽動宣教背後的重要神學思考呢?筆者願以身在海外宣教的實際觀察,提出一些淺見,暫且把它稱為「逆流而上的福音新頁」。

整個近代宣教史可以很肯定地被形容為順流而下的,就是宣教國以高姿態『由上而下』地傳揚著〔神愛世人〕,不管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宣教士或是更早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都是一樣的模式,所謂高姿態就是擁有某種明顯的優勢,也許是龐大的物質資源,(經濟優勢)甚至是武力優勢(所謂洋槍大砲),但是更大的優勢是在於心理上,宣教國因為看見這些未開發國家在科技、醫療、教育、思想觀念上都遠遠落後自己,覺得應該要幫助他們,因此宣教士便前仆後繼捨棄自身優渥的條件投身這些落後的地區,過去的宣教策略大概主攻三條路線:

1. 經濟

洋人捐米、捐錢,投身慈善事業(孤兒院、殘障事工),把福音化為實際行動,大規模影響著當時的生活。(就連洋人用過的聖誕卡都是筆者小時候去兒童主日學的珍貴獎品,大人穿的內褲都是用麵粉袋做的。)影響至今,基督教的社會工作依然維持很好的口碑。

2. 教育

洋人辦學大大地改變了整個華人的知識體系(台灣的第一所學校在淡水是教會設立的),也奠定了學生事工的基礎,直到今日,學生事工還是華人基督教極為重要的一環。

3. 醫療

亞洲各地的基督教醫院可以說是宣教事工的招牌,整個基督教精神在醫學界的正面影響也持續至今。

上述三方面的貢獻是巨大到無法抹滅的,因此可以明顯地看見今天華人宣教的主流就完全拷貝這種模式,我們首先找到需要宣教的地區,一定是以貧窮落後為優先,到了當地以後就盡量在經濟、教育以及醫療上提供協助,放眼全球目前的宣教主流,這種模式的效果似乎無庸置疑。筆者也絕對肯定這個路線,過去在嘉義基督教醫院院牧部服事時也正逢嘉基去泰國宣教,同時間屏東以及其他基督教醫院都感到該是跨出宣教步伐的時候了,因此陸續在東南亞許多落後地區展開宣教的行動至今,這些宣教方向一定要持續,但是放眼全球,我們就會發現,這種單一宣教策略是不夠的而且在神學上畢竟是有爭議的。

順流而下的「福音盲點」V.S逆流而上的「福音挑戰」

順流而下的福音之所以有果效是因為傳福音的人很容易透過自身優勢讓未信者實際得到幫助進而感受到上帝的真實,並且由於施予者不求回報,更是讓人信服。但是帶著這樣的背景來傳福音,會有幾個難以避免的後遺症:

一、對愛的詮釋出現瑕疵

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愛,這是沒有爭議的,但是當表達愛的人具有某些優勢的時候,愛固然會從他們願意犧牲的偉大流露出來,但是也很容易出現瑕疵,就是談到上帝的愛不免帶著種族優越感夾雜著一些憐憫與同情甚至少數人還帶著施捨的心態。當然沒有人是故意的,我們到今天還是完全尊敬佩服並感激這些宣教士的付出,但是愛裡沒有懼怕,神的愛有沒有除去我們來自歷史悲情的民族自卑感?或是夾雜著媚外崇洋的複雜情緒是值得深切探討的,更重要的是,這種反省将使得未來的宣教事工更完整地傳遞上帝那無瑕疵的愛。

二、信仰參雜了厲害關係

舊的宣教模式本意雖然是『愛』,但畢竟牽涉到太多利害關係,所以過去在台灣信基督教被稱為『吃教』,因為可以得到許多物資補給,也有部分信徒是出於對宣教士的感恩來到教會,這都會造成信仰純度的不足。回首百年來時路,這種宣教方式的利弊得失值得接棒的華人好好思考。

三、知識分子的強烈反感

這大概是宣教史最令人心痛的一頁,由於當年八國聯軍的入侵,使得宣教士背負著帝國主義的包袱,整個中國的知識份子對洋人的作為深惡痛絕,這種由上而下的宣教策略對於自尊心極強的知識份子而言確實是不可承受之輕,他們的敵意會轉變成一種社會觀感,使得老一代華人不喜歡基督教也反對兒女信主,福音後續者花了許多力氣才逐漸剷除這種當年的障礙。這樣的歷史教訓是即將接手宣教棒子的華人基督徒必須深思的。

四、福音的傳遞受到很大的限制

即使不談知識分子的反感,單是順流而下的宣教主流就已經大大限制了福音的傳遞,因為從整個過去的傳福音經驗可以輕易發現,多半是老師向學生傳福音,老闆向員工傳福音,功課好的向功課差的傳福音,收入高的向收入少的傳福音,具有知名度的影歌星或政治人物更是被視為傳福音比較有效的傳遞者,如果你沒有一些優勢在手上,基本上就沒有傳福音的本錢。這幾乎已經被今日基督徒視為理所當然,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回歸聖經,根本沒有這種事,這些思想是歷史的產物不是真理,或許接棒的華人必須勇敢地突破這種思維堡壘,否則宣教事工很難有更大的突破。

撇棄這些複雜的討論不說,華人要接手宣教最直接面對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種族歧視」,這恐怕是多數華人基督徒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因為華人接受的宣教觀念一直是順流而下的,所以我們也習慣繼續往下找,心想,當我們傳遍那些貧困的蠻荒之地(未開發國家),這就是福音傳遍地極,既然這樣,,人家感激我們都來不及,哪來的種族歧視,我們還是繼續享有「種族優勢」啊,在我們的心裡壓根就沒想到我們是否必須逆流而上。

筆者所謂逆流而上就是挑戰華人必須在我們居住地還福音的債,北美也好,歐洲也好,紐澳也好,住在這裡的華人只會愈來愈多,因為洋人的人口在減少,為了維持國家的經濟,接受移民是不得不的作法,加上網路普及,全球化已經是必然,這樣的話,各地未來主流都會是多元文化,請問,要接下宣教主流棒子的華人基督徒準備好了嗎?

準備什麼?準備迎接外國人來教會學中文?還是準備在教會開英文崇拜?這都不難,最難的是,有沒有準備好面對激烈的種族問題。

種族問題早就被未來趨勢的專家視為人類和平的最大絆腳石,問問所有旅居或是移民海外的華人,哪一個沒有嚐過【種族歧視】的苦澀,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吃了悶虧只好認了,這是人家的地盤,但是,對基督徒而言,全地都是神的,每個民族都在彰顯生命美好的某個部分,我們敢不敢抬頭挺胸去迎接來自歷史包袱的種族歧視?當然,有人會說,種族歧視只是少數人的偏激,多數人是和善的,這一點筆者絕對同意,我們沒有必要放大難以避免的少數種族歧視情結,但是大家和平共處是一回事,你要告訴他你比他更認識上帝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大家可以在割草的時候揮揮手並不代表他願意去你的教會跟你一起敬拜,就算台上的講員說英文不必翻譯,他也不見得聽得下去。我們過去會為老外講中文或是閩南語用力鼓掌,你認為洋人會為華人宣教士會講英文而點頭稱許嗎?

講到上帝,他們教堂不是比我們多嗎?海外華人隨便問一個鄰居,他爺爺搞不好是牧師或是宣教士呢?他會需要我們傳福音?這就是當前整個宣教思想的盲點,筆者在紐西蘭跟omf(戴德生創立的宣教機構內地會)宣教士談話時,他們表示在東南亞向回教徒傳福音都比在紐西蘭向洋人傳福音容易。

準備接棒宣教事工的華人眾教會有沒有意識到,未來宣教的大挑戰,洋人不需要我們救濟,辦學,開醫院,他們根本沒興趣跟華人深交,請問,我們的宣教策略在哪裡?

道成肉身是基督教的精華,全能上帝化身無助的小嬰孩(請注意,不是神童喔)是否代表著上帝既是順流而下願意犧牲的,但是祂也是逆流而上,勇於挑戰的。在成為完全的人,這種毫無優勢的情況下,魔鬼才會看到打敗上帝的契機,魔鬼也以為牠在十字架上辦到了,結果卻是上帝大獲全勝。這是否也象徵華人宣教工作雖然艱困卻不是不可能?我們會在這種險峻的末日時刻啟動新的宣教策略進而揭開更多神學上的未解之密嗎?

這才是華人宣教的最大挑戰。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敬拜讚美樂手自修之概念


我對敬拜讚美的看法

目前各教會在敬拜讚美中,最缺乏的有二項,第一是歌者的專業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運用聲音來表達敬拜的情感以幫助會眾。
第二則是樂團的樂手不知道如何作出更細膩的音樂幫助會眾與歌者更深地敬拜。

我們先不談敬拜者的靈命(因為本文的重點在於音樂),大家如果參加過比較難忘的敬拜(尤其是國外)就會知道華人教會在聲音的表達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好的敬拜團從領會的獨唱到合音再到詩班的加入,都有很清楚的層次感,也懂得如何運用不同的聲音特質。

樂團部分也一樣,所有的樂器配合地恰到好處,什麼樂器帶出什麼情感一清二楚,華人大概什錦炒麵還有火鍋吃多了,不少敬拜團習慣把很多人聲、很多樂器放在一起以氣勢取勝,大家一起用力唱、用力彈、用力跳就對了,這種作法在敬拜讚美初期是難免的,但是華人教會若想好好地發展合乎我們性情與文化的敬拜,就必須在音樂素養上更下苦工。

敬拜的音樂來自生活的經驗

不要以為敬拜讚美是新玩意兒,大衛可說是敬拜讚美的代表性人物,他的音樂可以驅除攪擾掃羅王的惡魔,這是聖樂的能力,更是今日敬拜者的典範!他設立專業詩班與樂團(歷代志上二十五章),看看詩篇一百五十篇的樂團規模,大衛必定很懂音樂,所以;他的音樂事奉有生命也有技巧。

其實;在大衛之前的撒母耳記上十章5節就說:「你到了城的時候,必遇見一班先知從邱壇下來,前面有鼓瑟的、擊鼓的、吹笛的、彈琴的,他們都受感說話。」這幾乎是今日敬拜讚美的翻版,撒母耳與神的親密關係是不容質疑的,這二個人都與神有深入的交通也因此帶出有深度的敬拜。

華人教會的優點是懂得注意敬拜者的生命,但是在技巧上,由於聖樂史比較短而且還在摸索本色化,現階段等於還在模仿學習國外教會,用的也多半是西方樂器。瞭解文化差異的人就知道,沒有找出屬於自己的敬拜方式就很難打動人心,這幾乎是當前關心華人敬拜的同工比較辛苦的地方,就算台灣最夯的敬拜團還是多半唱翻譯歌,方式也跟國外很接近,但是由於沒有處理文化差異,所以比較西化的青年固然喜歡,但是整體來講並不是很被接受。

相較之下,老牌的讚美之泉走穩健路線被接受度算是高的了(當然啦,還是很多人把他們歸類為靈恩派),我想他們之所以比較被接納就是因為努力想走出自己創作的路,並且也激勵出很多華人自己的敬拜讚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首台語歌〔耶和華祝福滿滿〕:由於歌詞與旋律充滿本土味,是外國敬拜團觸摸不到的情感,難怪大小通吃,再保守的人都願意唱這首歌,婚喪喜慶;男女老少都可以朗朗上口,根本不用歌本與投影片,是我覺得最成功的例子,完全發揮了聖樂的本色。

可見,敬拜與聖樂是脫離不了真實生活的,今日所謂敬拜團還不能普及的另一個原因就出在這種敬拜方式容易使信仰的內在與外在產生拉鋸,可能前一分鐘在台上台下活繃亂跳,火熱敬虔;下一分鐘聽道可能就呼呼大睡。傳統敬拜方式反正很安靜,誰曉得你虔不虔誠?現在好了,要舉手,要拍手,要跳舞,要大聲禱告,要歡呼….這些方式都是好的,問題在於這種把信仰由隱性推到顯性的方式跟我們的文化有距離,有些華人會覺得你作這些動作代表你比我虔誠,但是在生活上又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這時候他不會去想是敬拜者個人的問題,他會覺得是敬拜讚美太虛偽,進而對這種敬拜方式產生厭惡。所以若要在華人中帶領敬拜讚美反而要更用心、更謙虛,要讓人感受到你的用心,在帶領風格上、在音樂上,都要讓會眾感受到不是很膚淺的東西。

所以每一個敬拜團的成員必須理解到未來要走的路還是很長,我們必須在音樂的基本功方面下苦心,包括音樂歷史還有每一種曲風背後真正的精神,從古典到現代都要去研究,樂團必須有能力精準地彈奏出不同音樂的風格,我們的努力會讓人感動,我們的執著與專注就是我們對敬拜的委身,不是在台上喊幾聲哈利路亞而已,目前多數樂團在這部分有待加強,我不是逼大家成為職業音樂人,但敬拜者本身對音樂沒有那麼深入地研究怎能有美好的服事呢?我相信,〔音樂是騙不了人的...〕有多深的生命才有多美的詩歌表現!有多美的音樂也才能讓人看出生命的幾分真實。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為什麼要有樂團?一部鋼琴不夠嗎?要瞭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釐清音樂為何在敬拜中這麼重要。音樂基本上最重要的元素就在於節奏與和弦(合音),樂團主要負責的就是節奏帶領(和弦設計比較是主領與編曲者的責任,另有專文論述)。上帝讓人用呼吸與心跳活著;這就是節奏,不管樂團有沒有鼓,詩歌本身必定有節奏,所有的樂器也必定會帶出節奏;不僅只有鼓而已,所以樂團是主導會眾的敬拜節奏,當音樂由耳朵傳入心中就影響了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身體,第二個部分是心靈,當身心協調的時候人才會有能力敬拜神,這就是音樂跟敬拜的直接密切關係。

例如,當一個人帶著憂傷痛悔的心來朝見神,這個情緒就是他目前的隱形節奏,基本上是混亂而緩慢的;萬一敬拜團剛好帶一首快節奏的歌就會打亂敬拜者內心的節奏,他會很不舒服。相反地,當一個人心情愉快也會表達在他的肢體上,所謂「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都是在形容這個人的身心節奏,那麼開心的人必定對台上主導的快樂音樂有激烈正向的回應,會拍手回應,大聲歡呼。這就是帶敬拜最主要的挑戰,因為我們不知道台下的人到底是什麼狀況(這個難題就留給帶敬拜的人,有專文另述)。

回到我們主題:為何要有樂團?因為現代人的情緒很複雜,要表達的不單是喜怒哀樂而已,多半是笑中帶淚,苦中帶甜,五味雜陳,這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節奏比上一代的人快太多,我們一天中接觸的情緒太複雜了。

舉例來說:由於交通便利,我們一天之中有可能同時參加婚禮與喪禮,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上一代基本上只能走路或騎腳踏車,他一天只能辦一件事,所以很可能一件喜事夠他高興一個月以上。整體來說,情緒相當單一,變化是緩慢的,這種生活節奏與情緒節奏就表現在黃梅調上,婉轉單純,節奏既不強烈也不複雜。

再以校園民歌來說:過去大學生就彈彈吉他、談談戀愛,這種悠哉也表現在創作的曲風中,輕輕柔柔帶點浪漫。現在的大學生比生意人還忙,又要打工、又要唸書、還要應付網路上的多元資訊與活動;自然而然,喜歡的歌曲就偏向節奏強烈而且要複雜,才能反應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周杰倫的崛起是很明顯的分界)

現代人幾乎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同時吸納著很多不同的事件衝擊,所以當他進到教堂崇拜,就很難適應披著黑袍的神職人員唱著古老聖詩,這就促使教會保留傳統詩歌的歌詞而試著加入活潑的節奏好讓會眾引起共鳴,如同電影「修女也瘋狂」一樣。

但是漸漸地,教會發現傳統歌詞太多了,會眾不習慣這麼複雜的思考;於是,歌詞愈來愈少,節奏愈來愈複雜,到了這個節骨眼,一部鋼琴已經不足以應付,人們需要更明確的節奏樂器加入,爵士鼓就是這樣從講台下慢慢抬到講台上,再從講台邊逐漸移到講台中央,現在已經不是好與壞的問題了,這個趨勢只是忠實地反映出現代人的焦慮無助。

瞭解這個道理就不難理解,何以教會中的年長者都反對爵士鼓和大聲的音響以及會引起心律不整的貝斯(這是我聽到的笑話),因為這跟他們的內在節奏不合,他們覺得太強烈了。但是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年長者也妥協了。

就讓我們從節奏開始

既然如此,那麼敬拜團要把什麼樣的節奏帶給會眾,就決定了敬拜的品質高低,不能只有分快跟慢、大聲跟小聲(不過;很多敬拜團只有快慢大小而已,沒有太多細膩的變化)。所有的樂手都必須知道什麼樣的節奏會讓會眾沈浸在醉人的感動中,什麼樣的節奏會使人愁雲消散、自動搖擺。不懂這些細膩的技巧,我們所謂的柔和音樂通常會配上主領者催眠式的講話音調而使人昏昏欲睡,我們所謂活潑的音樂其實卻是震耳欲聾的疲勞轟炸,再加上主領者不斷地吶喊要大家熱情一點並強迫會眾一定要拍手,這些現象都讓崇拜變得難以忍受,只希望牧師趕快上台講道解救大家,但萬一牧師的講道沒那麼吸引人,整個崇拜基本上就毀了。

所以樂團應該先把節奏處理好,華人教會在這個部分相當外行,我們會很多華麗的技巧,卻是各彈各的調,鋼琴手的輕重音與吉他不同,貝斯手的輕重音又與大鼓不同,雖然彈一樣的和弦,聽起來一致,其實並沒有很清晰地引導著會眾的節奏。會眾離開舒適的家來到教會就為了經歷主裡的合一,要跟身邊的肢體在一致的節奏中在羔羊寶座前敬拜,樂團一定要在這個部分盡到自己的責任,要用什麼樣的節奏是由主領決定,但是「什麼才叫做一樣的節奏」絕對是一種專業而且需要練習。

在不同的節奏中,同一個樂器也要有不同的表現,這就是樂手要自我要求的部分。絕大多數的華人樂手都把時間花在技巧上,但是觀念卻很粗糙,所謂粗糙就是只求不要彈錯,卻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樂器什麼時候該出現,用哪一種音色出現。同樣是小喇叭,在慢歌與快歌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同樣是鋼琴,在獨奏與配合樂團時根本就像是二個不同的樂器。

底下,我就分別以教會目前最常用的幾種樂器為例來說明。

鼓手是靈魂

既然講到節奏,鼓手當然是首席,這也幾乎是華人敬拜樂團的〔罩門〕死角。

一個真正優秀的鼓手,第一個拍子一定要穩定,他等於是樂團的現場節拍器,不能主導整個樂團的速度就不能成為稱職的鼓手;光以這個標準來說,恐怕有很多華人敬拜團鼓手是配合大家的節奏,大家快他就打快一點,大家慢他就打慢一點,有的鼓手還會忽快忽慢,擾亂樂團的速度,請所有的鼓手都先學習戴上耳機打開節拍器,把節奏練穩,而不是把過門打得目眩神迷,讓敬拜變成了作秀不然就變成「自high」。達到了這個基本要求已經不容易了,但還算不上優秀的鼓手,如果不具備「用節奏表達感情」的能力,鼓手就只能算是冰冷的節拍器。

好的鼓手真正的挑戰指的是你能感受到不同節奏背後的精髓嗎?這就是情感部分,也可以說是音樂素養,這跟生活經驗是非常有關的。很多人會納悶,寫歌的人才會提到生活經驗,鼓手跟這有什麼關係?這是大錯特錯的,如果我們承認爵士鼓是一種樂器,我相信所有的鼓手都要有能力獨奏,在敬拜中這樣的機會絕少,主領總不能說;我們安靜,請司琴繼續;然後用手指著鼓手吧。正因這緣故;很多敬拜團的鼓手都把焦點放在過門的技巧,因為只有在過門,鼓手才容易感受自己的存在,在這個情況下,我想,整個節奏會非常生硬,沒有感情。彈琴要有感情;唱歌要有感情,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最難的感情其實是在鼓手,這也是今日華人敬拜團存在的最大問題,沒有細膩的節奏,一切免談。

上述文中提及現代人的複雜情緒,一名鼓手必須理解現代人的無奈與掙扎,透過不同音色的鼓聲要如何呈現,這是心理層面,輕重與流暢是從心裡流露出來的,鼓手一定要自我要求準確地打出各種風格,並且去體會這些節奏背後的故事,也要多涉獵拉丁美洲、非洲各種不同生命風貌的節奏,自己要享受在獨奏的過程與樂趣中,在輕重緩急之間拿捏。最好的練習就是去聽上帝的鼓聲,聽聽看下雨的時候,大小雨點打落在不同景物上產生的聲音變化,細雨飄在落葉和雨勢將停時有何差異?把眼睛閉上,傾聽一元硬幣跟十元硬幣掉在地上的不同聲響…,凡此種種;好的鼓手一定要有細膩的耳朵與對聲音的感情。

我在好消息節目中有一個單元「劉三唸歌詩」搭配的是二名極優秀的鼓手與鍵盤手,他們都是全盲的視障朋友,我們根本無法用手勢溝通,但是他們的好耳朵教了很多我以前不懂的事,特別關於音樂方面。好的鼓手會在敬拜團練習中激發出很多新的感情與節奏創意,那是非常享受的經驗,你未曾體會過的新感覺從鼓手某個小節的變化中忽然竄出來,然後你會瞪大眼睛說:「那是什麼?我要再來一次…」整個敬拜團充滿活力,大家很快就會找到這首歌我們要的節奏感覺,節拍速度是100或是120,會眾感覺不到,但是鼓手會帶大家去感受當中的細微差異,這就是鼓手─準確合宜地掌握節奏而不是每首歌都用差不多的打法。

被遺忘的貝斯手

爵士鼓的超級搭檔就是貝斯,這也是敬拜團最容易被遺忘的角色。

因為鼓手起碼還有過門可以表現,貝斯卻永遠安靜地在背後守護。但是熟知樂團運作的人一定會知道貝斯有多重要,貝斯跟隨著鼓手的起伏在悠揚的樂音中畫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我們把他稱為根音)貝斯是鼓手與其他樂器的橋樑,爵士鼓雖然有叮叮咚咚的高低音,但可惜會眾察覺到的只是力量而非音階,所以負責音階的貝斯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必須維持著跟爵士鼓水乳交融的節奏、速度、力度與感情,然後帶領其他樂器邁向抑揚頓挫的美妙旋律。

這是個安靜卻不能馬虎的工作,因為你已經盡力了,別人不太容易注意你,但是只要一出錯,全世界都會發現音樂不對勁。只有四條弦(有些是五條);學問卻大得不得了,貝斯跟鼓就像二人三腳,儘管你和弦都對,但是只要慢上一秒,就會絆倒人,你必須毫無差錯地跟上去,整個敬拜團的精神就在你們身上,貝斯跟鼓稍有不合,就讓人失去安定感,所以貝斯向來是易學難精,上手很快;彈好很難,關鍵就在穩定與流暢度。

我自己在台北牧養的教會,那個貝斯手練習的時候還是學生,每天彈二個小時以上,沒有耐力絕對很難忍受這四絃琴的折磨,我見過厲害得不得了的貝斯手,他一天練五小時,當他獨奏的時候簡直神乎其技,每一個音的流動都柔滑如絲令人通體舒暢,但在快節奏的時候又如此鏗鏘有力,每一個點穩定清晰,力道均勻,會自然帶動你的全身細胞。

所以貝斯手要緊的是「穩」,這很不容易,若是斷斷續續又忽大忽小就會讓敬拜團腳步踉蹌。此外,調整貝斯的音色也是一大學問,華人貝斯手的問題往往不在音響設備,而在對於低音的敏感度不足,不知道怎麼調出甜美的低音也不知道在不同的歌曲怎麼修改並彈奏出最適合的音色,這依然不屬技巧而是偏向心理層面的東西,當不同感覺的低音響起,貝斯手能分辨其中的意義嗎?

貝斯、大提琴、DOUBLE BASS都是低音樂器,各自有何不同呢?這是貝斯手要學習的細膩功課。想彈好貝斯,把心靜下來,每天固定花時間做基本指型練習,不怕枯燥,絕對是必要的。此外,專注地聆聽各種電影配樂(而不是看電影的時候順便聽)去揣摩人家怎麼用低音去表達電影要的情境絕對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一開始聽不出名堂就先請教人家,多聽就會知道了)

華麗的鍵盤(鋼琴)手

為何用華麗形容鍵盤手?道理很簡單,由於人耳朵對中高音比較敏感,所以我們在敬拜團中最容易聽到鍵盤(鋼琴)加上他有88鍵,一次可以發出那麼多重的合音,如果是合成器(所謂KEYBOARD)更可以模擬多種聲響,甚至音效,當然只有華麗可以形容。而且,教會學鋼琴的人又多,所以這是很顯眼的樂團位置。

但是,問題就在這裡,多數教會音樂人不是古典出身就是有古典的底子,所以對於敬拜團這種既非室內樂又非管弦樂更不可能是鋼琴獨奏的編制,老實說,並不熟悉。所以,多年來我在各地講道幾乎都遇到一種尷尬,就是明明是鋼琴高手,甚至專業科系,卻跟敬拜團搭配得很彆扭,然後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謂彆扭就是說,和弦他也可以看,但是該彈多一點少一點他拿捏不準,這就像一個習慣長跑的體育健將跑去打籃球一樣,體能沒問題,但是完全不會跑位,因為他向來一個人,現在變成五個人,他不知道怎麼辦,沒有默契。更慘的是,長跑的肌肉跟打籃球其實不一樣,表面看起來都是跑來跑去,其中相差甚遠。用這個比喻來看,鋼琴也好;音樂系也好,對敬拜團絕對有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終究「隔行如隔山」,很多觀念還是要重新建立。

簡單說就是彈鋼琴的時候,高中低音一個人全包;但是有了敬拜團不同了,不僅樂器多麻煩多,曲風也跟古典有差,又不完全像流行歌,真是說不出的尷尬。有時會很辛苦,還不如一個人彈算了。要跨足到鍵盤就更累,鍵盤的觸感不同,踏板的位置不同,還可調音量,又要中途換音色,煞是累人。

在一般的樂團中,鍵盤手也許還不需要怎麼專業,很多流行樂樂團幾乎都靠吉他手在撐,但是教會敬拜團不同,教會樂團不管敬拜也好、佈道也好,目的不在於娛樂,在於跟人心靈溝通,所以音樂的變化性很重要;這時,鍵盤手就扮演關鍵角色,因為其他樂器幾乎都發出固定的聲音,唯有鍵盤千變萬化,要剛要柔、要古典要現代,悉聽尊便,甚至有時在聚會中要做出電影配樂的效果也只有鍵盤有可能,一名好的鍵盤手絕對可以改造整個樂團,因為他可以營造龐大的弦樂團也可以模擬雄偉的管樂隊,還可以輕易模倣出爵士鼓以及定音鼓,如果接上一個吹奏器,他還可以搖身一變來一段小喇叭或是撒克斯風獨奏,也可以虛擬中國笛或是其他稀有樂器。

但是一名好的鍵盤手很難找,他必須具備彈琴的技巧也必須願意花時間研究不同廠牌的鍵盤音色,他要熟知鍵盤的複雜操作,他本身音樂性又要夠強,實在不容易。筆者多年前跟台灣的黃國倫春雨樂團搭配時,黃國倫雖然彈吉他,但是他最擅長的就是引導鍵盤手運用音色,很多怪怪的音色在他巧思之下變得畫龍點睛,這就是鍵盤手的專業目標。筆者建議各教會樂團要好好培養這種人才,附加價值就是;教會營會或是晚會保證氣氛加倍。而且就算正好有樂手不在,鍵盤手也可以用鍵盤模擬該樂器補樂團不足。

每個樂手都會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完全不會彈→從頭到尾一直彈→知道何時該彈→知道該彈什麼為了敬拜讚美,服事者花的時間並不會少於傳統的音樂事奉,甚至由於樂團本身以及與人聲、音響的配合可能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如果我們只是週復一週地拼命服事,卻沒有在技巧上更提升,我們就不是時間的好管家,因為照理說;我們花了時間就應該得到進步,不然乾脆大家把這個時間拿去傳福音代替練團或許效果會更好。

既然我們要在敬拜讚美上服事,就要用心在當中,讓我們的樂團更專業服事的果效更好,我們確信神會在敬拜音樂中工作,那就讓我們好好地用音樂來服事神吧。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耶穌您疼我


劉三唸歌詩好歌獨唱系列第一首。出自讚美之泉的「耶穌您疼我」,旋律優美,歌詞觸動人心。生活中常有許多難處是別人不易了解也無法感同身受的,加上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步調,往往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停下來聽別人訴說苦處。

但耶穌誠然了解我們所有的難處。祂愛我們,聽我們的禱告,回應我們的需要。就像歌詞中所說,我們知道祂愛我們,所以我們一生要來親近祂,被祂的話語充滿,祂也必按照祂的信實公義做我們一生的牧者!

耶穌您疼我
詞: 劉榮神 曲: 游智婷

風從哪裡來 心情誰人知
耶穌您疼我 這事我知影
雨何時會落 誰人倘倚靠
耶穌您疼我 我一生近倚
我若孤單無伴 您的話充滿
我若無路可行 您做我牧者
我愛親近您 照您的旨意
耶穌您疼我 互您來引導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河邊春夢+耶和華祝福滿滿



劉三講古第一首播出的接歌。將大家耳熟能詳的台語老歌跟詩歌做結合,唱出不一樣的味道。

歌詞資料

河邊春夢

詞: 周添旺 曲: 黎明 (楊樹木)

河邊春風寒,怎樣阮孤單
舉頭一的看,幸福人做伴

想起伊對我,實在是相瞞
到底是按怎,不知阮心肝

昔日在河邊,遊賞彼當時
實情甲實意,可比月當圓

想伊做一時,將阮來放離
乎我若想起,恨伊薄情意

四邊又寂靜,聽見鳥悲音
目周看橋頂,目屎滴胸前

自恨歹環境,自嘆這薄命
雖然春風冷,難得冷實情

耶和華祝福滿滿

詞: 李信儀 曲: 游智婷

田中的白鷺鷥 無欠缺什麼
山頂的百合花春天現香味
總是全能的上帝 每日賞賜真福氣
使地上發芽結實顯出愛疼的根據
耶和華祝福滿滿 親像海邊土沙
恩典慈愛直到萬世代
我要舉手敬拜祂 出歡喜的歌聲
讚美稱頌祂名永無息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阿開老師訪問



劉三唸歌詩開播第一位邀請的樂師。充滿生命力的台灣味演奏,十分符合劉三節目的調性。 雖然阿開老師自出生就看不見,但是信靠上帝的他,生命充滿了喜樂。

每一次的錄影都是一 整天的時間,錄到下午每一個人難免都有疲態,但阿開老師即使到最後都保持很high的 狀態,彈著他的keyboard、拉著他的二胡,非常開心做各種音效給大家聽。200 7年錄製半年多下來,阿開老師與劉三以及所有工作人員有了深厚的感情。

07年十月底, 阿開老師罹患了肝癌,整個人爆瘦了一圈,08年五月過世。劉三講古很榮幸跟這樣一位有 天份的音樂家合作!將來有一天必會在天上相見。